頭部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走進連州 > 社會生活 > 醫(yī)療保健

常見慢性病患者以及老年人該如何運動?


來源:連州市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局 發(fā)布時間:2017-08-15 09:18:01 字體大?。? 瀏覽次數:-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陳魯原

  研究證實,運動至少能減少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癥等25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風險,同時也是治療這些疾病非常有效的輔助手段。那么,糖尿病、高血壓、癌癥患者如何運動?運動量多少才是有效的?廣東省人民醫(yī)院陳魯原教授為大家講述高血壓、糖尿病、癌癥患者以及老年人該如何運動。

  運動是良藥的九大理由

  美國著名運動生理學家貝利曾說:“如果誰能把運動裝進膠囊,我相信它一定是世界上賣得最好的藥。”

  1.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可以提高攝氧量和肺活量;

  2.降低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素,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

  3.降低安靜時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減少運動中血壓升高的幅度;

  4.降血脂,改善脂代謝;

  5.降低血粘稠度;

  6.延緩或阻止糖尿病的發(fā)生;

  7.減少身體多余的脂肪;

  8.降低多種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9.增強老年人的體質,減少摔倒或因摔倒而受傷的風險。

  高血壓:適量運動能夠降低血壓

  適度的活動量就可以對血壓產生有意義的影響。例如,中等強度的活動量在61~90分/周的比那些31~60分/周的獲益要大些。老年人可能對運動的降壓效應不敏感。美國高血壓指南建議,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每天要進行50%最大耗氧量強度的有氧運動30分鐘,每周5~7次。體力活動的形式可包括走路、爬樓梯、騎單車、做操等。

  至今為止研究體力活動與血壓關系的隨機對照試驗,常采用持續(xù)性運動而非間歇性運動。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有氧運動可以降低血壓達5/3mmHg。每天步行而使體重保持不變者24小時動態(tài)血壓下降2~3/1~2 mmHg。對于穩(wěn)定的心臟病患者,臨床醫(yī)生應推薦150分/周的中等強度的運動量以獲得最大的心血管益處。值得注意的是,過多的運動量可能產生有害的心臟效應,包括心肌纖維化、冠狀動脈鈣化和心房顫動等。

  糖尿?。翰秃筮\動能夠改善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過程中,肌肉會消耗體內的葡萄糖,同時,胰島素的敏感性得到增強,雙重作用,導致運動后血糖降低。此外,運動還能夠緩解輕中度高血壓,減輕體重,改善血脂情況。特別是肥胖型糖尿病人,進行必要的運動,往往比單純控制飲食更能取得降糖效果。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每天步行1000步,就能對病情產生良性促進作用。

  糖尿病患者要以餐后運動為主,而不是空腹的運動。運動的最佳時間是餐后1小時(從吃第一口飯計時)。餐后1小時是血糖作用最高峰,利用的胰島素相對多一些,但是大部分糖友吃飯后1小時釋放不出足夠的胰島素,有可能還產生胰島素抵抗,只有通過運動才能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胰島負擔,不讓胰島釋放出太多的胰島素,避免胰腺衰竭,逐漸恢復胰島功能。

  運動停止后60小時,之前運動帶來的一系列血糖和血脂的有利變化都會消失,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有氧運動每周至少5天以上,每次間隔不超過兩天,并建議在同一時間運動。運動時宜穿舒適的鞋子。

  值得提醒的是,運動后可發(fā)生低血糖。如果運動前血糖低于5.6mmol/L,應進食后再去運動;運動過程中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約有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減低,其中有近1/3的患者可診斷為骨質疏松。糖尿病患者運動時注意防止骨折,骨折后常難以愈合,所以尤其要注意。

  癌癥患者:運動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無論何種類型癌癥,適度運動都是提升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例如,加拿大科學家對352位癌癥患者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癌癥患者如果能經常保持鍛煉身體,那么他們的生活質量會得到改善。癌癥患者的鍛煉并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對鍛煉身體重要性的積極認識。這些患者的運動項目包括力量訓練,耐力訓練,步行,騎自行車,瑜伽,氣功和太極拳。癌癥患者不可參與過激、過猛的運動。在體育鍛煉中要掌握運動量,鍛煉后身體感到發(fā)熱,輕微出汗,無疲勞感,身心感到輕松、舒暢,食欲和睡眠良好,說明運動恰當。否則,則應調節(jié)運動量,使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以利于康復。

  有研究顯示,患癌后生存10年以上的患者,有90%都曾在患病后相當長的時間內規(guī)律地進行過各種各樣的運動。一項對乳腺癌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乳腺癌診斷前或后進行體力活動能夠降低乳腺癌特定或者其他原因的死亡率;這個風險的降低范圍41%~51%,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一個有力的證據來自于腸癌的研究,癌癥的死亡率降低了45%~61%,也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很多患者擔心運動會消耗體能,進而降低免疫功能,也有的人擔心戶外活動容易增加感冒的發(fā)生,還有的人擔心運動會促進癌癥轉移等等。只要控制好運動強度和時間,運動不但不會消耗體能,而且有利于體能的恢復,同時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術后適當運動可以降低血栓的發(fā)生風險(術后久臥不動,容易發(fā)生血栓);可以促進胃腸功能,改善食欲;國外有一些研究還表明運動可提高化療的完成率。

  老年人:65歲以上每天走5千步為宜

  正常的身體活動對健康老齡化至關重要。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從正常的體力活動中獲得的健康益處,在他們的一生中繼續(xù)存在。老年人是一大組情況各異的人群。大多數老年人有一個或多個慢性疾病,這些疾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又不盡相同。這種多樣性意味著一些老年人可以跑幾英里,而另一些人走幾條街都很吃力。

  老年人的快速步行應以每天步行5000~10000步為宜(約2~3千米),步速應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應比日常散步快,以鍛煉結束后略感滲汗為宜。當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無法進行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時,他們應該在能力和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做些運動。每周至少進行3天的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有氧運動持續(xù)至少10分鐘。

  老年人應該根據他們的健康水平決定體育鍛煉的程度。如果一個人一周兩天每天散步15分鐘,很容易滿足有氧運動的最低標準。不管是遛狗、參加舞蹈課還是健身班,或者騎自行車去商店,所有類型的有氧運動都是有價值的。

  如果老年人有摔倒的危險,應該做一些維持或改善平衡能力的運動。老年人應該清楚自己的疾病是否影響,以及如何影響他們安全的進行鍛煉。

  運動量:運動的四個級別

  美國體育運動指南咨詢委員會根據一個成年人每周的有氧運動總量劃分為四類:

  低量活動是指活動超出基線但每周少于150分鐘(2小時30分鐘)的溫和強度的體育活動或等值(75分鐘或1小時1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

  中量活動是指每周150~300分鐘(5小時)的溫和強度運動(或每周75~150分鐘的劇烈強度體育活動)。用科學術語來說,這個范圍大約相當于每周500到1000代謝當量(MET)分鐘。

  高量活動是指大于每周300分鐘的溫和強度的體育活動。

  低量運動提供了一些益處,中量運動提供實質性的益處,高量運動是否利大于弊則存在爭議。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避免大量的有氧運動。衡量運動強度最簡要的方法是在運動時能否自然交談而不是氣喘吁吁,能說話但不能唱歌,周身發(fā)熱、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 (文章來自魯原心論壇)

footer底部